名称: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
级别:国家级
类别:传统音乐
申报地区或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西乌珠穆沁旗
保护单位:西乌珠穆沁旗文化馆
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是乌珠穆沁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乌珠穆沁婚宴、奈日、那达慕以及祝寿、过年中的庄重序曲,通常用《圣主》、《伊赫宝格德》、《阿牧隆图图日图布琴》等三部乌珠穆沁长调来揭开喜庆的帷幕。几乎每首乌珠穆沁长调都有创作的传说和历史背景。乌珠穆沁长调的音乐特征为音调高亢,音域宽广,曲调优美流畅,旋律起伏较大,节奏自由而悠长。最大的特点是以奇特的柴如拉呼(高音),舒日古拉呼(泛音)唱法,区别于其他地方的长调。乌珠穆沁长调演唱内容可分为宫廷、民间和宗教等三大类型。演唱的独特技巧可分为“宴歌(艾吉木长调)”和“一般性歌(博斯日格长调)”两大范畴。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在当地覆盖面广、民众参与度高,普遍传唱的乌珠穆沁长调代表性曲目有《清凉的杭盖》、《宝格达圣山宝力根杭盖》《都荣扎那》《查干陶亥故乡》等歌首。 在“长调之乡”乌珠穆沁曾出现过蒙古族长调导师照那斯图,著名民间歌手莫德格等名扬四海的老一辈歌手。20世纪50-70年代,他们活跃在内蒙古长调歌坛上,曾给民族音乐宝库增添了40余首面临失传的乌珠穆沁长调歌曲原创录音,并乌珠穆沁长调带到学校课堂,培育了拉苏荣、阿拉坦琪琪格、扎格达苏荣等内蒙古新一代长调歌手,以优美高亢的家乡歌曲在国内外声乐舞台上,赢得了音乐届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和赞赏。同时他(她)们在乌珠穆沁长调的传承和普及工作上付出了杰出贡献。
蒙古族婚礼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蒙古人粗犷、豪爽、勇敢、智慧、…
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是乌珠穆沁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乌珠穆沁婚宴、…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