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古族婚礼(国家级)
蒙古族婚礼带有鲜明的民族特色,以特殊的形式表现出蒙古人粗犷、豪爽、勇敢、智慧、勤劳、善良的民族性格。蒙古族分布地域广阔,因居处地的不同而形成了不同特色的婚礼仪式。传统婚礼在蒙古包内进行,在婚礼中,民族传统服饰可以得到最充分的展现。各地婚仪大同小异,展示骑术是其中一大特色。婚礼过...
时间:2025-02-21 阅读量:63
-
蒙古族长调民歌(国家级)
蒙古族长调民歌(乌珠穆沁长调)是乌珠穆沁人民世代相传的文化遗产。在乌珠穆沁婚宴、奈日、那达慕以及祝寿、过年中的庄重序曲,通常用《圣主》、《伊赫宝格德》、《阿牧隆图图日图布琴》等三部乌珠穆沁长调来揭开喜庆的帷幕。几乎每首乌珠穆沁长调都有创作的传说和历史背景。乌珠穆沁长调的音乐特征为...
时间:2025-01-21 阅读量:43
-
蒙古包营造技艺(国家级)
蒙古包是蒙古族和北方游牧民族最有代表性的民居,早在秦汉时期就以“穹庐”、“毡帐”等名称见之于我国史籍,从清朝开始以满语音译和意译的方式改称“蒙古包”。蒙古包以木头、毛绳、毡子三位一体的材料,“套脑”(天窗)、“乌尼”(伞股式辐射的椽子)、“哈纳”(网格状木围墙)三位一体的架木,幪...
时间:2025-01-21 阅读量:41
-
木尔巴伊斯呼朗(蒙古康乐牌)
在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苏木一带,流传着一种古老的牌类游戏,蒙古语称“阿木尔巴伊斯呼朗”,汉意为康乐牌。阿木尔巴伊斯呼朗的九样牌分成四组,共有36张。从大到小,九样牌分别是:四大力士、如意宝、马、螺号、佛伞、黄羊、鸡、狗和猪。四大力士,又分别为龙、风、狮子和老虎。阿木尔巴伊斯呼朗牌,...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22
-
祭火(乌珠穆沁祭火)
祭火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的传统习俗。蒙古族非常崇敬火神,并认为炉灶是火神所在地。火与火神可以驱逐各种妖魔与邪恶,医治疾病,施恩惠于人类,是家族兴旺的象征。祭火仪式一般都在农历腊月二十三举行,少数家庭在腊月二十四举行。这天火神要与天神相见,向天神呈报人间一年的凡事。由于人们的日常生...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27
-
祝赞词(乌珠穆沁祝赞词)
祝赞词是蒙古族传统的民间文学体裁之一,也是蒙古族祝词、赞词、祭词和召唤词等的一般统称,是产生于古代的韵文形式。古代人认为世间的一切都由一种不可抗拒的力量——神灵支配,要得到温饱和安宁,必须求助于神灵的保佑和恩赐。因而他们用最好的食物供奉神灵,向他们献舞,还用优美的诗歌赞颂他们,于...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18
-
蒙古族刺绣(乌珠穆沁刺绣)
蒙古族刺绣是蒙古人在长期生产生活中形成的一种技艺和美术兼备的艺术。蒙古族刺绣不但在绸缎等软面料上绣花草,而且要用驼绒线、牛筋等在羊毛毡、皮靴等硬面料上刺绣。刺绣也是蒙古族妇女的审美标准,能做刺绣的女人被大家看成心灵手巧的人。蒙古人的生活中就很注重刺绣艺术,并且应用范围很广。如...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27
-
祭敖包
敖包是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堆,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最初的敖包是道路、边界和辨别方向的标志,后逐渐演变为祭祀山水、天地神灵的神圣地方。在内蒙古,敖包星罗棋布,有部落敖包、家族敖包、家庭敖包等,也有王爷敖包、寺庙敖包、盟敖包、旗敖包、苏木敖包,等。敖包的形状有单体敖包和群落敖...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15
-
蒙古族搏客
“搏克”即摔跤,是蒙古族"男儿三艺"之一属蒙古族传统体育项目,流布于以锡林郭勒盟为中心分布于整个内蒙古地区。内蒙古地区的蒙古族搏克比赛以乌珠穆沁搏克比赛风格为代表,兼备鄂尔多斯式搏克、阿拉善地区沙力搏尔式搏克等具有部落与地域特点的搏克种类。蒙古族搏克比赛的形式...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25
-
乌珠穆沁服饰
乌珠穆沁是锡林郭勒草原上一支古老的部落,从乌珠穆山迁至现居住地以来,形成了与其他部落不同特色、种类众多的乌珠穆沁服饰文化体系。乌珠穆沁服饰包括长袍、马褂、坎肩、敖吉((长坎肩)、答忽、腰带、帽子、蒙古靴和饰品等。根据季节蒙古袍可分为单袍、夹袍、外行线棉袍、吊面皮袍、吊面羔皮袍、...
时间:2025-01-20 阅读量:42